記者走進小金縣結斯鄉王家寨村,空氣格外清新。身穿別斯滿藏族服飾的高原手藝人李瓊坪聚精會神,指尖捻著一根比米粒還短的繡針,靈巧地將一幅牡丹花刺繡完成大半。
“藏式刺繡有挑花、甲花、甲繡、邊繡等13種刺繡技法,圖案有八角梅花圖、祥云圖等?!崩瞽偲赫f,一件精美的別斯滿藏服,不僅工序繁雜,更需長達百天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讓細如發絲的繡線成為精美的服飾。
據介紹,別斯滿藏族服飾刺繡是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刺繡作品針線綿密、色彩艷麗。嘉絨藏族婦女都是自小學習刺繡。她們用一針一線“繡出”溫柔的記憶留給一家人,這也成了一個地區的文化符號。
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年50歲的傳承人李瓊坪還不斷在刺繡中融入新元素,短針正是其中之一。李瓊坪說,“我們傳統使用的繡針只有兩寸多長,操作起來較為笨重,我就不斷嘗試改變針的長度,最后確定了這種比米粒稍短的短針,十分靈便,除此之外,刺繡圖案也在與時俱進?!?/p>
憑借著自己對于傳統技藝的專注和創新,李瓊坪曾獲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太陽神鳥獎、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優秀作品獎、“中國傳統工藝新生代傳承人競技成果展”新生代傳承之星等榮譽。2020年,小金縣別斯滿服飾項目被正式評為阿壩州非遺項目,李瓊坪成為小金縣別斯滿服飾文化州級傳承人。
在李瓊坪看來,傳承別斯滿藏族服飾刺繡不僅是手藝的沿襲,也是民族歷史文化發展的傳承。2019年,李瓊坪成立了別斯滿藏族服飾刺繡傳習所和別斯滿藏族服飾刺繡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傳幫帶精神?!拔也还庠诖謇镩_辦學習班,還會到全州各地進行刺繡培訓,現在已經有上千個徒弟了?!崩瞽偲赫f。
談到下步打算,李瓊坪說,她將充分挖掘別斯滿藏族服飾刺繡本土文化資源,充分依托當地的民族特色,進一步完善刺繡工藝,實現別斯滿藏族服飾刺繡的展示、展覽、體驗、教學、銷售于一體,全面推動非遺手藝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