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在黑水縣城一家藏式手工銀飾鋪,一陣的敲打聲從店內傳來,店內一位帶著老花鏡的銀匠蘇郎格西正在專心敲打銀片。
“銀匠這個身份可以說是哥哥給我的,當初拜師時,我哥把機會給了我?!碧K郎格西說,既然機會給了我,那我就要一直抓在手里。
傳統手工銀飾制作,是黑水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技藝,每件手工銀飾都有著一代代銀匠們的心血在其中。
今年57歲的蘇郎格西從事手工銀飾制作已有40余年,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霸S多當地人都把我做的銀首飾拿來收藏?!碧K郎格西頗為得意地拿出了一件已制作好的手工銀飾說,“你看,這上面細小的花紋,都是我一下一下敲打出來的,每一鏨一刻都有它獨特的印記,這是現代工業制作所不能達成的?!?/p>
“我們傳統嘉絨銀飾的制作工序比較復雜,一般要經過敲打、鏨刻、焊接、洗銀等幾道工序?!闭f著,蘇郎格西便演示起鍛銀的步驟。他一邊認真的做著銀飾,一邊細心的講解每一步驟的細節與用心之處,每一道工序里還包含若干小工序,需要耗費很長的工時,鍛造最基本的一款銀飾少則需要6天,多則需要7至9天,而這個三尺工作臺便是每天他待得最久也是最喜歡的地方。
面對大家對他技藝的稱贊,蘇郎格西既欣慰又苦惱。欣慰的是,他將老一輩的技藝傳承下來了,卻又苦惱這門技藝到他那里就快失傳了。
“我的師門上,只有我還在堅持做手工銀飾,自己也有四位徒弟,只有一位徒弟偶爾做一下,其他人都改行了?!碧K郎格西無奈地說。
談及新興銀飾制作工藝對傳統手工銀飾鍛造的沖擊,蘇郎格西也表示“不服氣”?!半m然傳統的手工銀飾的制作工序復雜、耗時大,人工成本高,不能與現代流水線和機械技術制作的銀飾比量,但手工制作的“獨特印記”是現代機械不能實現的。
隨著現代流水線制作的銀飾越來越廣泛,從事手工銀飾鍛造的匠人也越來越少,手工銀制作的路子變窄了,前景也早已不同往日,蘇郎格西的傳統銀飾制作手藝也面臨同樣的失傳困境?!跋M苡腥藖砝^承這門手工技藝,有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這樣的傳統手工技藝?!边@是蘇郎格西內心深處的訴求。
盡管做的人少了,自己年紀也大了身體還欠恙,但蘇郎格西始終如一堅持手工制作,只為繼續傳承先輩的精湛技藝及黑水人的匠人精神。